网站首页 > 金融动态 > 行业动态

货币政策效能不断提升 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发布时间:2024-03-08 10:56:20 信息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字体大小:

  “我国的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是国内外的形势依然复杂多变,需要发挥政策合力,加大宏观调控的政策力度。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空间。”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记者会上,潘功胜谈及了货币政策、做好“五篇大文章”以及金融对外开放等话题。

  “潘功胜在记者会上的发言,传递了多方面的积极信号。”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潘功胜提出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后续仍然有降准空间。潘功胜对2024年我国货币政策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既阐明了货币政策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又明确提出了具体目标和措施,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更好引导市场预期。

  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记者会上,潘功胜表示,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中,将更加注重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稳定物价,为经济运行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这也是近年来货币政策一以贯之的方向。“去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人民银行采取多种措施,及时稳住经济大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说。

  2023年,人民银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扩内需,持续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配合调降首付比例、房贷利率政策下限,高效完成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2023年12月,指导国有大型银行年内第三次下调存款利率,新增抵押补充贷款(PSL)额度5000亿元支持“三大工程”,为2024年经济增长打好基础;2024年初,货币政策继续主动担当、延续发力、稳好开局,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银行资金成本;2024年2月,5年期及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0.25个百分点,创出历史最大降幅,带动企业贷款利率累计下行约1.6个百分点……这些政策有效激发了企业中长期投融资需求,也减轻了居民房贷和地方债务利息负担,充分发挥了促消费、扩投资、稳地产作用。

  “货币政策前瞻发力,金融数据对宏观经济的传导效果不断显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的空间,将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可以预期,人民银行将继续平衡好稳增长、促转型、防风险的关系,为支持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更大作用

  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普惠小微、科技型中小企业、制造业中长期、绿色贷款增速均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记者会上,潘功胜还表示,将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同时继续实施支持碳减排再贷款,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带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

  “这是对做好五篇大文章的具体落实。”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再贷款工具是指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一定规模的低成本资金,要求商业银行以较低利率向指定领域投放贷款。这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满足相关领域的融资需求,推动其较快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分列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前两位,加之政策面正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以上两项工具主要体现在对科技金融的支持。整体上,在货币政策“精准有效”基调下,今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受到进一步倚重。

  持续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记者会上,潘功胜围绕持续推动高水平金融开放相关内容作了详细介绍。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外部风险和挑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提出,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同时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潘功胜表示,要扩大金融领域的制度型开放;统筹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打造更加友好、包容的营商环境;统筹好金融开放和安全。

  王青认为,接下来,我国将重点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扩大开放。“这是更高水平的开放,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而正是在与国际同行的平等竞争中,能够切实提升我国金融机构、金融人才队伍的实力,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中心,最终增强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王青表示。历史表明,“中国制造”在开放竞争中崛起,下一步,包括金融业在内的“中国服务”也要走上一条“开放竞争”之路。这也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