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金融动态

助力推动乡村振兴 金融支持 “有为”“可为”

发布时间:2023-05-22 09:25:32 信息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字体大小: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5月21日,在以“坚定信心,高质量金融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学者聚焦“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言献策。

抓住主要矛盾推动助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落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铭山梳理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四个底层逻辑: 一是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把粮食安全作为最重要的底线任务;二是从共同富裕的角度来看,必须通过乡村振兴来提升农村人群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三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成为增加有效需求的重要领域;四是从文明传承的角度来看,中华文明在乡村振兴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融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落地的问题。”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副司长王衍表示,农村金融有为可为。在脱贫攻坚中,金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数据来看,一方面,金融支持占到总资金的77%,其中又以银行的精准扶贫资金最多,达到9.2万亿元,说明了农村金融的“有为”。另一方面,用于脱贫的小额信贷,投入9250亿元,惠及2297万农户,而逾期率仅有0.5%;全国的农业信贷担保8年累计提供的担保额超过1.08万亿元,但代偿率仅1.4%,低于银行不良率;农业保险赔付率达72%,保险公司仍有盈利,因此,农村金融不单单是有为,而且是可为的。

  王衍认为,要抓住农村金融问题的主要矛盾。他将农村金融的需求分成了两个层次,一是基础性需求,比如用于生产、消费和周转的小额资金需求;二是发展性需求,包括扩大再生产及产业链投资等涉及巨大资金量的需求。在他看来,具有发展性需求的大部分为新型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合作社及中小农业企业等,这部分群体缺乏抵押担保,一旦出现问题,风险处置也是个难题,这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应该抓住的主要矛盾。

  “要通过创新机制来践行普惠金融。” 王衍提出建议,一是要激活金融服务机构的充分竞争,包括农商行和农信社、政策性银行和大型的商业银行、担保公司和产权交易市场等;二是需要财政政策的撬动,通过补助、补偿、贴息、奖补等方式,加强农业保险发展,加大担保公司建设;三是通过信息科技支持,将农业补贴数据、农业生产经营数据,以及主体的身份等数据提供给金融机构来进行信用评估。

强化金融支持聚焦解决涉农金融的堵点难点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曾学文认为,推动金融科技产业的良性循环,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通过金融支持实现农业科技的自强自立,另一方面,应该依托“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实现金融本身的供给能力提升。

  “产业是农村科技形成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曾学文表示,要发展产业,一是要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二是要促进农业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三是要充分发挥金融的桥梁作用。纵观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业强国建设发展历程,主要是得益于现代科技的成果广泛应用,同时也得益于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持。从国际先进经验来看,一是构建了多元化的涉农科技融资体系;二是健全涉农科技金融风险的分担机制;三是实现涉农科技与金融之间的信息共享。

  曾学文表示,我国应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基础上探索特色的涉农产业良性循环模式。他提出,要通过多层次多主体的农业科技金融体系,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这主要是通过完善财政引导机制、开展信贷创新和丰富多层次资本市场来实现的。” 曾学文表示,下一步要畅通涉农科技、产业和金融良性循环,充分考虑当前乡村振兴的阶段、特点和任务,聚焦解决涉农金融的堵点和难点问题,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涉农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他具体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完善涉农领域“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顶层设计;二是加强对涉农科技细分行业的研究;三是构建适应涉农科技企业的全生命周期融资体系;四是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和数据驱动的作用;五是优化风险分担和风险防控体系。

  具体到投融资方面,周铭山认为,当前乡村振兴投融资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政策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协同问题;二是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政府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三是乡村振兴的项目包装策划实际上也存在产业和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基于这些问题,周铭山总结了现在国内各个地方在乡村振兴投融资方面的五种主要做法和模式:一是“政府招商引资+工业企业+商贸企业+银行资金配套+农业经营主体”模式;二是“地方国有企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多主体联结模式;三是“公司+村集体或农民合作社”模式;四是“专业平台统筹运营”模式;五是“农村产权融资担保”模式。

  周铭山认为,未来,加强乡村振兴投融资工作,要进一步厘清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村集体在乡村振兴资金投入领域的责任;要降低城乡资金流动成本,进一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要围绕以县域为载体的城镇化,有效引导和发展乡村需求;要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项目包装策划水平,项目包装上“接二连三”,推进一产和工业、服务业衔接协调;此外,要监测债务风险,建立乡村债务风险防控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