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金融动态 > 行业动态

专家:推动数字化转型 金融机构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发布时间:2023-03-20 10:38:57 信息来源: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字体大小: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究制定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规划》还提出,要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健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工作机制,发挥“绿灯”投资案例引导作用,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在推动金融领域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方面,业内已经开展了许多实践探索,数字化转型成为近几年机构发力和各方关注的热点。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目前处在哪个阶段?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如何少走弯路?怎样推动数字化财富管理创新?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围绕“数字化变革引领银行业转型”“数字化财富管理创新”等热点话题展开了讨论。

  推动数字化转型 金融机构需明确战略目标

  “数字化转型既是金融业顺应数字经济转型趋势、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金融业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多样化金融需求的必然要求。”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颖谈到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

  2022年1月,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广泛普及,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数据治理更加健全,科技能力大幅提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当前,银行保险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规范,通过制定《指导意见》进一步统一认识、促进发展,在机制、方法和行动步骤等方面予以规范和指导。”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

  与会专家认为,推动数字化转型,机构需要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表示,不同的机构需要采取差异化的策略选择,在实践中,大型金融机构通常进行数字金融整体生态布局,中型机构往往要抓住具体业务点构建比较优势,小型金融机构更多的是发挥精准服务功能。机构需要根据自身特色做好权衡,在市场竞争中,战略跟随或战略复制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银行数字化转型本身不是最终目标,只是手段或者过程,如果要看目标的话,我认为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服务于生存,第二是服务于发展。” 杨涛表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商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共赢。

  数据人才是关键 安全是前提

  如何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与会专家强调了数据、人才的作用。“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需要投入很多不同的基础要素,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就是数据与人才。”杨涛表示,从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来说,如果抓好这两个要素,可以提升投入产出效率。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数据和分析业务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陈芳表示,数据是整个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石,没有数据作为基础,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但要获取有价值的数据,就要解决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除了数据的获取、采集,还要考虑通过科学、便捷、高效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加工。“数据如何变成要素、如何变成资产,这个过程中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杨涛表示,金融机构需要从管理意义和会计意义上把数据变成更好应用的基础资源,形成可计量、可交易、可入表的数据资产。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对外发布,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提出20条政策举措。与会专家期待“数据二十条”的出台,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为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加新动能。

  除数据之外,金融科技人才的作用再次被提及。杨涛认为,当前,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到了需要精细化管理的阶段,需要根据商业银行不同层次的需求,实施更加精准的人才治理。另外,也要考虑满足人才对薪酬、文化、发展环境的需求,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此外,专家一致认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坚守安全底线,严格落实金融监管和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要求,应用科技手段,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数字化转型规范健康发展。

  创新产品 丰富应用场景 提供普惠便捷的数字金融服务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数字化产品服务以及相关场景。数字化转型不仅意味着金融机构科技能力的提升,更是经营理念和服务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是价值体系的重构。业内专家认为,要通过推动数字化转型创新产品,提升服务质量,丰富应用场景,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可获得性,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银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成为可能。”在北京银行首席信息官龚伟华看来,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是银行变革服务模式、提升组织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要把供给侧和需求侧有效结合在一起,不断提升业务的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打造现代化的服务体系。

  亚洲银行家、财富与社会创始人以理(Emmanuel Daniel)也认为,未来的金融服务与个体息息相关,金融机构必须意识到终端用户的力量,思考如何加大力度推动产品创新。

  王颖从财富管理出发做了具体阐释。在她看来,数字化为财富管理创新注入科技驱动力。这一方面体现在助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水平。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提升处理海量数据能力,通过筛选、提炼信息,促进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同时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客户体验,降低服务成本,提供更加适配和优质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数字化可以助力防范金融风险。数字化风控技术不仅帮助金融机构自身提高风险识别、预警、管控、处置的智能化水平和决策效率,还可通过业务合作、信息共享和技术输出,带动数字经济领域提升整体风控能力,帮助客户更好规避风险,做出科学合理决策。

  专家表示,数字化转型是深层次、全方位变革,需要站在全局高度协同式、系统性、一体化推进。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不断建立健全战略统筹机制、协同机制、连接运作机制、创新突破机制以及管理保障机制,通过做好基础保障来推动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