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政府网站
年度报表

依申请
公开

安阳市金融工作局2022年工作要点

安金发20226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为加快推进我市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建成新时代区域中心强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金融工作“三大任务”,着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科技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持续扩大直接融资,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我市建成“一个强市”、实现“八个领先”奋斗目标贡献金融力量!

  二、经济指标

  实现贷款投放增量、扩面、降价、提质,当年新增各项贷款不低于300亿元,当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高于去年同期户数。

  新增上市公司1家,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达到50家以上,直接融资比重明显提升。

  三、重点工作

  (一)突出党建引领,提升政治“三力”

  1.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浓厚“三个氛围”,突出“严的氛围”,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深入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规范机关政治生活。严格落实党员日常积分管理制度,将党员积分与平时考核、年度考核、民主评议党员相结合。坚持“三不一体”,强化反腐斗争。加强党员日常监督管理,及时纠正、制止违反制度规定和作风纪律的行为,坚定不移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三不”,持续纠治“四风”,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党风政风带动机关氛围向上向善。

  2.狠抓机关党建质量提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胸怀“国之大者”,善于从政治上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政治判断力,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对问题、对工作、对自身的认识和判断。提高政治领悟力,“研”“思”结合,深化对新思想、新战略、新理论的认识和领悟。提高政治执行力,引导党员干部落实党内各项制度,在人民关心、关切的金融工作上破解各种“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开展“转作风、提效能”活动,强化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强化宗旨意识,始终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查摆支部党员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作风问题,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正在“能力提升建设年”转作风,提效能。

  3.完善提高治理能力水平。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强化领导干部责任意识,落实机关党建“四级五岗”责任制,党组书记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每半年专题研究党建工作,每季度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做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落实、同检查。引导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谈心谈话制度,每年至少进行两次集中谈话,将防范关口前移,实现对党员干部的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推动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切实把党的组织制度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突出科技金融,助推创新发展

  1.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工作的有关要求,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优化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机构业务管理创新,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管理制度,设立专门团队,单列信贷计划,创新授信、担保审批制度,完善利率、费率定价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放贷户数、贷款金额逐年合理增长。创新产品服务,聚焦产业园区开展入园惠企行动,积极推动各银行保险机构与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等开展战略合作,给予园区合理的意向性授信额度,通过安排专项政策支持、开通绿色服务通道等措施,加大对园区内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开展定期调研、政策宣讲和产品推介等活动,提升对接服务质效。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引导银行机构与融资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合作,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准公益性定位作用,积极利用保险机构的履约保证保险等业务,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通过政策引领、保险担保增信和风险分担等扶持措施,提升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覆盖面,力争2022年知识产权融资额突破2亿元。

  2.鼓励引导创投基金发展。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初创期、成长期创新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创新国有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管理制度,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创业投资基金,鼓励符合条件的国有创业投资企业建立跟投机制。搭建创投基金与企业对接平台,组织创投基金与实体企业的融资路演对接活动,鼓励和引导股权投资机构与拟上市后备企业有效对接。在工商登记、投资、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形成有利于创业投资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创业创新+创投”的协同互动发展格局,进一步扩大创业投资规模,促进创业投资做大做强做优。

  3.加强专精特新对接服务。聚焦“专精特新”企业,扎实推进主办银行机制落实落地,前移金融服务端口,金融机构提前参与研究论证,同步推进项目谋划与融资设计,重点解决融资主体选择、现金流设计、信用结构完善等问题,制定贷款、债券、信托等一揽子多元化个性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确保金融服务跟得上、落下来。常态化组织线上银企对接合作,发挥“金融+信用+科技”作用,提升信贷资金投放效率,为企业融资提供多元化融资平台。联合有关单位开展以服务“专精特新”企业为主题的专项对接活动,积极协调企业融资难题,打破银行机构与企业间信息不互通的壁垒,推动部分企业规范内部管理,明晰财务制度,扩大融资渠道。

  (三)突出普惠金融,提高获贷水平

  1.做优信息平台。推动建设我市金融服务平台“安信易贷”,创建本地特色线上金融服务共享平台,将平台建设成为“百万农户获贷平台、信用体系建设平台、乡村振兴服务平台、数字乡村发展平台”。依托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信用乡、信用村体系,做好“安信易贷”和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宣传、推广,不断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注册平台,增加平台活跃度,提升信贷获得感,形成“党建+金融”的普惠金融模式。加大对“安信易贷”和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安阳分厅的应用及业务落地跟踪,不断增加平台贷款投放数量及金额,有效利用平台各项金融服务功能,切实发挥平台作用。

  2.推动整村授信。制定“整村授信”专项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主办银行,支持农信社、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原银行、村镇银行和县域有分支机构的其他银行共同参与,推动有关单位和乡、村两级全程配合主办银行开展信息采集、档案建档、信用评级、授信签约、贷款投放等工作,切实做好宣传引领作用,保障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鼓励各县(市、区)、各金融机构开展县域内中小企业评级授信。以县为单位,由县级政府指定部门,在征求当地金融机构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归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产权、信用等有效信息,积极开展数据治理,规范数据标准,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与金融机构共享,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好获得信贷创造条件。

  3.做实担保体系。探索建立政府、银行、担保公司风险分担机制,鼓励担保公司创新业务模式,降低担保公司的风险承担压力。持续推进市政府与中原再担保集团签署的合作备忘录。继续与中原再担保集团沟通、协调,按照备忘录中“成熟一家、支持一家”的原则,通过中原再担保安阳融资担保公司给予安阳市所属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股权投资支持,额度为其转让股权金额的2-3倍,最终实现省、市、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督促再担保集团对滑县、汤阴、安阳县的担保公司予以股权投资支持,力争年底前均实现注册资金1亿元的突破。发挥中原安阳担保的龙头作用,督促其与我市的各家银行开展全面合作,力争2022年实现10亿元以上的银担业务。各县级政府性担保公司复制其与银行的合作范式,借助银行的风控能力,推动批量化业务的开展,同时规范自身的运营和风控能力。

  4.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脱贫人口小额贷款政策,对过渡期延期扩面政策进行广泛宣讲, 确保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应贷尽贷、应贷快贷。持续深化“四大体系”建设,总结脱贫人口小额贷款工作经验,做“活”金融服务体系、做“准”信用评价体系、做“实”产业支撑体系、做“硬”风险防控体系。积极扩展金融服务范围,将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体系职能转变为集金融政策宣传、办理脱贫人口小额贷款及普通农户贷款、特色农业保险于一体的普惠金融服务职能。围绕产业发展规划,优先向主导产业项目发放贷款,积极培育绿色农业、特色工业、现代服务业。及时对农村信用信息系统进行更新,不断完善贷前审核、贷后管理、风险评估机制,形成信贷风险可防可控管理机制。持续推进精准扶贫企业贷款,开展带贫企业、合作社银企对接, 推动金融支持巩固脱贫成果与产业发展一体推进、良性互动。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还款的脱贫群众和带贫企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延长还款期限等扶持政策,做到“应延尽延”“应续尽续”。

  (四)突出绿色金融,保障“双碳”目标

  1.加强政策培训。联合市发改委、市工信局、人民银行等市级单位举办绿色金融政策解读等培训活动,通过向企业宣讲国家、省、市现有政策,让企业充分认识到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绿色转型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激发企业开发绿色项目、拓展绿色业务的积极性、主动性。邀请绿色金融领域优秀专家学者对我市金融机构管理层人员进行绿色金融政策培训,切实提高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绿色金融专业素养。组织各县(市、区)金融局(办)等相关行业部门参与政策培训,为落实绿色产业政策、开展绿色服务工作打好理论基础。

  2.加强顶层设计。围绕绿色金融五大支柱,多措并举推动全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引导和撬动更多资源进入碳减排领域,力争2022年绿色信贷突破150亿元,全力支持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双碳目标的达成。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设立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制定并完善发展绿色金融配套政策措施。强化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选择有条件、有意愿的金融机构探索开展碳核算,并试编制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为金融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和更好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完善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出台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办法,将量化考核范围扩展至金融机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业务,将评价结果纳入金融机构评级。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编印《全市绿色金融产品手册》,在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安阳分厅和安信易贷平台上线绿色金融产品,加大基于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的融资创新。积极承接货币政策工具,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建立全市碳减排项目库,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项目和企业,提升货币政策工具落地的精准度和成功率。

  3.加强工作调度。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各有关单位、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全程跟进,对重点工作逐项分解,按月跟踪落实。形成信息资源协同共享机制,及时总结各单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做好推广,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会商讨论解决方法。加强对银行机构的调研督导和考核,联合市人行、安阳银保监分局依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探索将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引入对我市银行机构的考核评价,提升金融系统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内生动力。

  (五)突出直接融资,优化融资结构

  1.大力发展股权投资。紧抓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和北交所成立契机,在因企制宜的原则下引导企业转变间接融资为主的经营理念,通过兼并重组、增资扩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私募基金或合伙人,合理运用IPO融资及增发、配股等再融资,优化资本结构,推动股权融资快速、多元发展,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搭建私募基金与企业对接平台,指导安阳经开产业基金设立优质私募股权和创业基金,引导股权投资机构与重点拟上市企业有效衔接。

  2.积极开展培训引导。依托证券交易所河南服务基地,分层次组织企业上市座谈和专题培训,开展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与基地专家和上市公司面对面交流,搭建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桥梁。加强政策激励引导,开展省市企业上市奖补政策宣讲,持续推进“百舸竞帆”行动,推动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壮大上市企业及上市后备企业队伍,助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北方路演中心的融资功能,强化培养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引导企业冲击资本市场,为中小微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精准有效落实帮扶。实施《安阳市企业上市挂牌“绿色通道”试行办法》,开辟“绿色通道”,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等直通车式、定制式办法,帮助企业解决上市挂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联合中介服务机构对接省定上市重点后备企业开展实地调研,邀请券商代表把脉问诊,了解企业需求,对企业开展全流程的重点跟踪辅导、重点帮扶和精准服务。对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涉及的历史遗留问题,协调督促各有关部门依照权限、按照“放管服”要求加快办理,扫清企业上市障碍,协调解决企业上市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我市更多企业走进资本市场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六)突出风险防控,坚守安全底线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认真履行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职责,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金融领域国家安全风险研判机制,严格落实每季度风险研判制度,加强金融安全信息报送工作,扎实做好属地金融领域国家安全工作。会商司法机关,建立行刑衔接机制,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联合各各县(市、区)政府和其他各行业主(监)管部门成员单位,通力配合、密切协作,发挥职能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成立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项工作组,明确工作人员,负责非法集资的预防监测、行政调查处理、行政处罚等职责。尽快建立执法队伍,开展执法培训,对存在非法集资风险的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做到打早打小、及时处置。

  2.强化责任审慎监管。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全面推进地方金融组织监管事项审核“一网通办”。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加快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系。以新版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换发为契机,全面审查全市融资担保公司合规经营情况,对存在未按规定进行事项报批备案、未足额提取准备金等违反监管规定情况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按照监评结合、正向激励、以评促管、扶优限劣的思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小额贷款公司分类评级,促进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明确检查范围和检查重点,分类监管,扶优限劣。依托专业力量,发挥大数据分析作用,强化事中事后和非现场监管,打造地方金融综合化监管监测和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强化信用监管,建立行业惩戒机制,对“失联”“空壳”的地方金融组织,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采取联合惩戒、向社会公示、差异化监管等方式,引导其平稳有序退出。

  3.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加大对无证涉金融服务企业专项整治力度,切实发挥涉金融服务企业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联席会议职能,及时下达工作联系单和风险提示函,严格市场准入,审慎批准带有“涉金融”关键字眼的相关企业,对存量无证涉金融服务企业,严格按照安处非〔2020〕10号文件要求,进行清理整顿,力争年底最大限度的压缩存量。加强金融放贷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整治,积极发挥牵头作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人行、银保监部门对辖内的金融领域违法放贷现象开展深入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高利放贷、套路贷、暴力讨债等涉黑涉恶现象,全面排查,建立台账,明确职责。积极开展P2P网贷平台的清退工作,按照国家、省互金整治办的要求,对互联网借贷平台“贵人柜”加大整治力度,坚持通过司法途径和协商沟通相结合的方式,争取早日实现良性退出,为我市网贷平台整治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着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建立信访管理台账,妥善处理好群众来访、来函、来电,做到100%受理,100%回复,及时向各县(市、区)交办风险防控和维稳信息,落实对重点人员的“三包一”、“五包一”措施。严格规范民间借贷中介组织的经营活动,坚持“保护合法、打击违法”的原则,着力建立良好的民间借贷秩序,压实各县(市、区)属地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监管,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中介组织的经营模式,着力建立良好的民间借贷秩序。

  四、保障措施

  (一)开展“四提一降”,优化营商环境

  坚持对标一流、勇争第一,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提供有力支撑。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为抓手,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市场主体首贷率。以信用信息共享建设为抓手,完善大数据征信体系,进一步提高新增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以政金企对接“春暖行动”为抓手,扩大信贷投放,进一步提高当年新增贷款和银企对接合作成功率。以企业上市挂牌“百舸竞帆”行动为抓手,推动资本市场发展,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额。以做好银行减费让利工作为抓手,加大监督检查,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二)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

  紧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建立健全督导机制,强化机关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全局法治能力。围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和普惠金融,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大力支持市场主体获得信贷。围绕企业上市和直接融资目标,创新工作模式,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工作成效。围绕地方金融组织“放管服”工作,积极探索监管模式,主动争取政策支持,引导机构良性发展。围绕农信社改革、涉金融服务企业整治和规范民间借贷组织工作,加快健全机制,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加强能力提升,建设一流队伍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强国”青年理论学习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法治培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坚持每月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在全局形成尊崇法律、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的良好氛围,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加强金融学习,切实提升专业能力。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充分利用“河南干部网络学院”网络学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金融专业知识学习,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精通金融工作的专业队伍。